孩子生气的时候,父母应该怎样去引导他们处理令他们生气的事情?父母应该意识到,如果不教导孩子,孩子是不会以成熟的方式去应对愤怒的。处理愤怒与系鞋带、写完整的句子、骑自行车一样,也是要通过教育才能学会的。
假日和亲戚们一起出去旅游,三岁的表侄女儿渴了想喝水,舅妈看见站在一旁的侄子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,就一把夺了过去。侄子大叫:“里面是我的雪碧!”原来,他把自己爱喝的雪碧装在了矿泉水瓶。舅妈说:“给妹妹喝一点又没关系。”侄子不吭声,是啊,毕竟他已经11岁了,是个大孩子了。小妹妹喝完之后,舅妈又把雪碧倒掉了一点,她是想把瓶口洗洗干净。可惜侄子不知道这个动作的意义,以为是把他的雪碧倒掉,原本就不太开心的他一跺脚就生气地跑开了。当时,所有的亲戚都在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:“这个孩子太不懂事了。”、“这么一点小事就生气。”“小孩子就是小孩子。”
这时,儿子在我旁边说:“妈妈,大人们都认为他们才是对的,错的都是小孩。舅婆没有得到哥哥的同意就从他手里把雪碧夺了过去,首先就不对了,后来又把雪碧倒掉一点,哥哥很喜欢喝雪碧,当然会生气了。大人根本就不懂得尊重小孩。”我回答他:“是的,你很理解哥哥。”
我把侄子带到我住的宾馆房间,问他:“刚才舅婆这么对你,后来大家又这样说你,你心里什么感受?”侄子说:“我不在乎他们。”我继续问:“那你心里生他们的气吗?”侄子回答:“生气!”我说:“那你现在把刚才心里想说却没有说出来的话直接表达出来!”侄子张了几下嘴,却说不出来。我让儿子给他做示范,终于侄子能够大声地说出来:“我很生气!”当这句话说出来后,他就难过地哭了。我过去搂着他,说:“我知道你很委屈,也很难过,你感觉到没有被尊重。”侄子点点头。然后就开心地去和儿子玩游戏了。
孩子不被尊重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,大人们不会平等地去对待孩子,不会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和许可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父母应该怎么办?毕竟我们不可能改变我们的亲朋好友。因此父母懂得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,引导他们积极应对令他们生气或伤心的事情非常重要,一旦孩子知道他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情绪与感受,他们就能帮助自己。
在愤怒的下面往往是难过、伤心、委屈,因此让孩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(单独的房间),在父母或者专业老师的支持和陪伴下,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怒,孩子很快就能连接自己的难过和伤心。父母不用担心孩子会一直沉浸在自己愤怒或悲伤的情绪里,只要能及时疏导,也许一、两分钟,孩子就会喜笑颜开。像侄子已经11岁了,一分钟就把自己愤怒难过的情绪表达完了,转身就开开心心的和弟弟玩游戏了。
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,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孩子却有很大的受益:孩子知道他负面的情绪是被接纳的,是允许表达的;他懂得如何去识别自己的情绪,怎样的感受是愤怒、生气,怎样的感受是难过、伤心;怎样的感受又是委屈、嫉妒……
他学会了怎样将自己负面的情绪转化成正面的情绪,而不是一味的压抑,他看到愤怒的力量,看到愤怒是有趣的,是好玩的!
在父母们参加的“愤怒静心课程”里,我看到成人在压抑自己的情绪几十年后是怎样的情况,让自己的生活、人际关系变得多么糟糕,这更让我坚定了:要允许孩子生气!
我们在和孩子相处、沟通时最难的恐怕就是倾听孩子负面情绪的宣泄,并说出他们的感受。而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醒自己,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去疗愈自己内在的小孩,转化自己童年的伤痛,才能看到孩子的内心。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,无论我们说什么,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,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。只有我们真正与孩子有共情,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。(文章来源:刘凌幼教名师工作室)
电话:(0757)26668323 26667132 传真:(0757)26668323
邮编:528311
备案编号:粤ICP备17013730号
美致实验幼儿园网:http://www.mzsyyey.com
顺德区教育督导网:http://jydd.sdedu.net 督学简介